北投溫泉博物館,目前正在展演"月琴"的樂器....
路口處的形象海報有著亮麗的牡丹。
一整個很有台灣傳統味的感覺。
月琴是因其琴胴形圓如刀,所以叫做月琴,
這可能是由低音的彈絃樂器「阮咸」演變而成,所以也有人說是晉代的阮咸所造。
「阮咸」亦為琴,頸較長,類似秦漢琵琶的圓胴體樂器,傳為阮咸所造,後人為紀念他而命名。
現在一般所稱的月琴,則在清代已廣為使用,其頸較短而琴體較扁,
直徑為三十三點五公分,厚四點五公分,頸長十一點五公分,
全長五十九點五公分,上設四絃,左右相鄰二絃同定一音,
各為a1及d1,與南胡的定音同,較阮咸高兩個八度,用甲撥彈奏,音色清麗,類似西洋的曼陀林。
至於月琴的品位,舊制只有八品,按七音階排列,缺少半音,
所以彈「工」(Mi)及「乙」(Si)二音時欠準,
現在則多採十二平均律制,按半音排品,共十三品,所以可奏各種樂調而音較準。
展演的舞台,整理得非常乾淨。
展演人的肖像。
塌塌米結合日式建築的拉門,氣氛絕佳。
貼近地板塌塌米才發現,可以保持得如此乾淨真的很不容易。
整個室內的表演欣賞空間,日前展"月琴"才開放....
塌塌米地面特寫。
天花板一景特寫。
拉門與鞋櫃,設計得很別緻。
天花板與幾年前看的時候,還是一模一樣,唯一不同的是,拍攝的角度落差很大。
月琴表演的宣傳文宣,牡丹搭配月琴,好像花朵攜伴月娘。
月琴民謠祭,很有傳統的設計風格,大紅的表現方式,很大紅大紫。
月琴上的臉譜,如同魚鱗的感覺。以及空間外面的一扇門。
陽光灑落的午後,看見昏黃的窗簾,跟閱讀用的桌椅,感覺特別深邃...
此展區禁止拍照,所以是靜靜地拍....
彩繪玻璃,透過陽光的洗滌,顏色整個鮮明透亮,下午陽光很好,所以會有一種愉悅的感覺。
斑斕的牆面,很多時候都是被蒸汽硫磺所侵蝕。
上樓的手扶梯,搭配昏黃的吊燈。右圖為歇息的小地方...
66大順,誰不愛這個數字,從進去參觀到結束,這個鞋櫃始終一直被使用。
17,就是自己的生日 1月7日,裡面包含了"7",相對有幸運的感覺。
54,也是生日的意思,5月4日。特別留影拍攝...
以上
是在新北投-溫泉博物館的拍攝
要去溫泉博物館的話,坐到"新北投站",出了站門往前走,看到一個公園是被兩條路環繞的,
從捷運站出來的話選左邊那條路比較近,走一段路就會看到了。
這個主題其實很多人發文過,只是端看個人拍攝的角度與心情。
由於快入秋的關係,所以陽光都特別迷人,所以拍攝起來也不費力。下次要遇到這樣的陽光已經很難得。
往幽雅路上,名人書法紀念館的後院一景。
北投文物館的入口處,門票需150元,時間關係,所以就沒有進去參觀,5點半便不提供參觀。
日前因為要找新北投的新地標,所以爬了很多文,看盡別人如何如何介紹新北投的一景一物,
現在回歸到現在換自己介紹,為了仔細起見,很多地方都會拍得比較細膩,
如同塌塌米地板,還有月琴的特寫近拍等等.....
為了讓每個人可以快速感受當天陽光的美麗,所以色調都偏黃色系.....
最後,祝福每個人看這篇文章的時候,都可以感受我當時的心情....
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‧
‧聯絡人:貝彼樂
‧信 箱:goooooog2002@yahoo.com.tw
‧網 址:www.wretch.cc/blog/ericericago or (google彼樂形象設計)
‧設 計:品牌形象規劃設計‧ 企業識別系統設計‧ 展場佈置文宣設計‧印刷